找回駕馭自我的勇氣,三個步驟為自己打造出走計畫

發表時間:2023-08-01 點閱:2596
Responsive image

Photo by Jo Leonhardt on Unsplash
   
在你決定中場休息之前,作者歸納了三大步驟,做為出走的導航依據,協助你找到屬於你的路,規畫一個涵蓋全方位的計畫書,載明你要怎麼做,以及何種策略。

心力交瘁,是發自心底的提醒,呼喊你聆聽內心的渴望,有意識的改變節奏,就會看到新解方。休息一下也沒關係,想出走就出走,想回來就回來!依照目前的生活狀態,協助你彈性規畫活動,衡量風險、時間、預算。無須離開工作,將出走融入每天日常,若要休長假或轉職,也能夠確保讓你安全成功的回到啟程之處。作者是轉型領導力教練,在任職Google期間,成功倡導將日常出走融入工作和生活中,並且融合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,設計非常務實的規畫與練習方法,幫助讀者打造個人出走計畫,練習全新的生活思維。
 
當你即將出走,我歸納了三大步驟,做為導航依據,協助你找到屬於你的路。藉著這一點點的指引,我希望你能夠駕馭自我的勇氣,並且有信心向前躍進。計畫的三個步驟:
 

# 步驟1:寫下你的初步想法

把你的故事和想法寫下來,不管它們有多麼凌亂、醜陋或是不完美都沒關係,因為那是培養自我意識的第一步,不是要拿來和別人分享的。在思考滿腦子的想法以及未經篩選的故事情節時,把範圍限縮在六大要點之下,包括:我正在醞釀的故事、我的情緒、我的身體、我的想法、我的信仰,以及我的行動。

你那「爛透了的初稿」也能夠激發你對出走計畫的想像,或者說,它能夠幫助你產生進入出走時刻的意圖。寫下任何你想要做的事,讓自己毫不設限地盡情表達、書寫,或是捕捉心中不吐不快的想法。

藉著創作這份還很粗糙的草稿,你得以確認自己的故事和信念,而且你可以洞悉自己想要如何運用時間(把時間投注/或不投注在什麼上面),了解渴望所在,以及想採取什麼行動(或不採取什麼行動)。它能幫助你「出清」腦袋裡現有的想法,然後進入正確的思維框架,讓你得以規畫出走計畫。
 

# 步驟2:設定你的意圖

所謂的意圖,就是去設想什麼是你想要的,並且努力去追求。問問你自己:「在現在這個片刻、這個下午、這一天或是這一段暫停時刻,我想獲得什麼?」如果你向來習慣設定意圖,那麼恭喜你。你正踏往成功的暫停之路。請注意,意圖設定和目標設定是不一樣的。目標是具體的、可衡量的,而且是有時效性的結果。你的目標可能是兩個月內體重減輕十磅;在這一年要學會日文;或是一個星期至少有一個晚上要去約會。當你設定意圖的同時,也要為自己打造一份願景,設想自己在暫停時刻想成為什麼樣子的人,想要如何感受生活。從任何成功的出走計畫來看,意圖關乎你如何呈現自我,以及在你新創的空間裡出現哪些可能性,不論是遠離所有螢幕的一天,開始一種新的嗜好,或是在週末連續假期去度個假。
 

#步驟3:打造你的計畫

即使你打算不顧一切投入出走的計畫,事先知道你要如何運用時間還是很重要的。你的計畫無須很明確、很詳盡,相反的,保持適度的模糊與開放,其實比較好。就我的例子而言,我的計畫架構裡只放了少數幾樣我想做的事,把空間留待事情自行開展,因為我希望事情順其自然發展。在你埋頭進行規畫之前,讓我們先來探討一下,我們常常認為事前規畫是在幫自己的忙,但實際上這可能沒有幫助。這是真的,特別是當我們只是為了有事可做,而盲目不停地做一些事填滿時間時,更是如此。
 
忙著行動、忙著存在、忙著瞎忙。保持忙碌和保持被占用兩者之間的關聯程度為何?不管你是在家裡還是在工作的地方,操持繁忙的工作意謂著有很多的活動占據了你的時間,但那些事卻不一定能為你帶來滿足感。因此我們要問的是:「到底為什麼我們要為了有所為而為?」


 
  ►►本文摘自:《出走,找回你的內在力量